快捷导航
查看: 318|回复: 0

虚云法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7 00: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字体大小 16px
10px 30px
楼主:崔治平 时间:2016-04-11 16:58:39

......佛陀出家是抛弃妻子,不知道后代的僧人是不是受了佛陀的影响......虚云法师的意志更是坚决,娶了两个妻子,七八十岁的老父亲,一大把年纪了哭得跟泪人一样,虚云法师也没有送终......这在常人看来几乎没有一点人性......请问如何看待呢?
--------------------------------

虚云老法师一代高僧,愿行广大,顶天立地,非常了不起。

但他抛妻弃父的做法,我个人感觉还是有些太过分,太自私了。

何不效如来,娶妻生子之后再去离家修道? 成道之后返乡渡妻渡子?
——融镜老法师责备他以前的作为,近于外道,并非正路。就算修行有成,证到初果,也不过是个自了汉。希望他能大发菩提心,上求下化,自度度人,可谓是一语中的也。

古代印度律法和政府,把人的一生划为四个时期:

求学期、居家期、林居期、隐遁期。

前40岁关注世间问题,40岁后关注来生后世,我觉得最为平和稳妥,没有偏颇之弊。


楼主:崔治平 时间:2016-04-11 17:18:37

“存天理灭人欲”针对自己是可以的;针对他人就不大对。



......后代的人该怎么做。既能尽忠孝之道,又能积累功德。(还是说,这想法是异想天开,不可能两方面都好....)
------------------------------------

楼主:崔治平 时间:2016-04-11 17:52:56

后代的人类首先该认识真理,了解宇宙的构成,宇宙中各种生命的处境,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然后他可以选择:是只求今生福乐?还是想修来世? 是完全弃绝,年少出家?还是想二者兼顾?先尽人情,后求飞升?......

目标不一样,自己给自己立定的规范就不一样。

(道家一向有先尽人情,后尽道情之说,即先生儿育女,再隐世而修,与印度教一模一样。佛家则比较激进。各有各的优点。)

如果以后在全世界恢复古代印度人的做法:

把人生两分,四五十岁之前,娶妻生子,侍奉父母,在家尽忠孝之道,在社会上追求公平正义,为人类作爱心奉献,积累功德。

四五十岁之后,出家修道,遁入深山(国家应该提供一切便利,免除人们的所有后顾之忧)。

那么,两全其美也有可能做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热线
400-1234-888 周一至周日:09:00 - 21:00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科技路88号现代城5号楼

新锐创想是一个融创意、设计、技术开发、服务为核心的新锐互联网公司,专注于Discuz!周边插件开发和精品模板设计,坚持为客户打造高品质的精品模板和插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Discuz Team.

豫ICP备15029370号-16|棠棣馆

GMT+8, 2025-4-9 02:30 , Processed in 0.014450 second(s), 1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