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Z化与二次革命】渭水渔夫
从世界历史来看,自发实现民主化的大国几乎都经历过二次革命,一次革命就成功的国家几乎没有。英国的第一次革命是从1640年到1659年,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的光荣革命是英国的二次革命,此后英国才走上了宪政民主的道路。
法国从1789年大革命开始到1815年拿破仑战败属于第一次革命,此后波旁王朝复辟,1830年的七月革命是它的二次革命,此后还经历过1848年二月革命以及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
俄罗斯的第一次革命应该从1905年革命算起,一直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此后俄罗斯(苏联)进入一个既非复辟也非继续革命的后革命时代,直到八十年代末戈尔巴乔夫主动进行第二次革命后,俄罗斯才初步实现民主化。
一向被认为民主化最顺利的美国,其实也经历过二次革命——以废除奴隶制为目的的美国内战可以看做是美国的第二次革命。
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是靠外力实现民主化的,他们连第一次革命都没有经历过,所以也谈不上二次革命。
(此言差矣。德国经历过一八四八年革命,普鲁士从此有了一种限制君权保障民权的宪法。1918年十一月革命,促成了魏玛共和国的成立。意大利同样发生过革命。)
或许有人会说,中国早就已经有过二次革命了,但在我看来,1913年宋教仁遇刺后以反对袁世凯为目的的所谓“二次革命”根本算不上是一次独立的革命,它只是第一次革命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阶段。判断一次革命是否结束,应该以其革命动力是否衰竭,革命领袖是否去世、激进的革命力量是否已基本消灭为标志,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的第一次革命应该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建立算起,直到1976年毛泽东去世才告结束。这次革命又分为三个阶段。辛亥革命只是它的第一个阶段,1913年的“二次革命”以及后来的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都是辛亥革命的延续,袁世凯复辟帝制以及张勋复辟闹剧都只是这场革命中的小插曲,并不意味着革命已经结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革命进入第二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几乎是无缝衔接的,它们不是两场革命,而仍然属于第一次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并不意味着革命的结束,而是标志着革命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一直到毛泽东去世,才意味着第一次革命的终结。因此,二十世纪中国革命应该是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最惨烈的一场革命,其得不偿失是显而易见的。
为什么第一次革命往往不成功?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性的贪婪、狂妄以及过多的仇恨,使得第一次革命往往缺乏节制。首先是革命目标过于理想化,其次是革命手段过于暴力化,再次是革命对象的扩大化,最后是革命主体的自我神化。革命变得越来越激进,最后失控,经常出现革命者自相残杀的现象。所以,第一次革命往往以失败而告终,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复辟。革命之后的人们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厌倦革命。1660年的查理二世不是靠战争胜利复辟的,而是英国贵族和教会领袖们主动迎回来的。但是,复辟毕竟是复辟,就算复辟后的政权比原来的政权要温和,人们也难以长期容忍。渐渐地,对复辟政权的不满聚集起来,人们的革**命热情再次升温,于是,第二次革**命爆发了。
为什么第二次革**命更容易取得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第一次革**命的教训,第二次革**命不会太激进,其目标会更现实,方式会更温和,树敌会尽可能地少。
那么,中国目前处于什么阶段呢?在我看来,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的改革开放其实是一种另类复辟。跟英国和法国式的王朝复辟不同,这种复辟不是统治集团的复辟(原来的统治阶层已经被革命所消灭了),而是体制的复辟,是革*命*者及其后代复辟了旧的体制——政治上的一D专制与经济上的官僚资本主义。
必须承认,在复辟的开始阶段,人们会有长吁一口气的感觉,甚至对复辟者感恩戴德。与革**命的疯狂时期相比,复辟时期要稳定与自由得多,人们至少有了一定的赚钱的自由。但是,正如人们会厌倦革命一样,人们也终将厌倦复辟,尤其是当人们意识到改革其实只是一场复辟而已的时候。邓小平曾经有一句话:“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我不知道他是否真正意识到中国还需要一场革**命并希望通过改革的形式来实现这一革**命,无论他的主观意图如何,至少从客观上来看,他的这一判断已经落空了。改革没有达到二次革**命的目的,因此,改革取代不了革**命。那么,它能阻止革**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