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大梵天主 时间:2016-03-31 18:33:16
古巴的民主之路,为何如此顺畅,如果兄长有时间,能否简单介绍古巴的民主之路?
------------------------------------------
古巴现在仍然是一党专政的国家。没有言论自由,没有政治竞争。但已经开始大幅改善与美国的关系,改善人权。
2006年菲德尔•卡斯特罗辞职,劳尔•卡斯特罗接任。古巴开始从“社会主义独裁”的政治体制向比较民主的体制过渡,对外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去年劳尔•卡斯特罗访问梵蒂冈时表示,如果条件成熟,他可能会重返教会。他特别强调说,“我不是在开玩笑。”
古巴在1959年革命成功后,曾禁止教会活动,到90年代逐步放宽了限制,1998年重新将圣诞节列为法定假期。(古共早在1992年就修改了人民代表选举制度,决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直接选举全国和省级人大代表。在古巴,只要拥护社会主义,有宗教信仰者也可以申请入党。)
在上天的计划里,中,朝,越,古都会在最后一波民主浪潮中完成转型。但具体细节是怎么安排的,我并不都知道。我个人是希望古巴变成一个民主,富裕的国家,同时不丧失它现在拥有的平等。
古巴的社会主义主要是效率不高,搞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那套,发展迟缓。古巴人均GDP不到七千美元,与中国相当。但古巴相当公平,基尼系数只有0.2,属于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小的国家之一。
据说,在古巴几乎不存在特权阶层和贪腐行为,官民关系非常和谐。“领导干部没有特殊化,部长工资450比索(约合25美元),教授工资490比索(不会出现40个教授争一个处长位置现象),最高领导人卡斯特罗的工资也只有500比索(比教授只多0.5美元)。”古巴的政府部门不像中国那样,岗哨林立、戒备森严,即便是部委级领导办公室,任何公民登记后即可进入,就像我们进图书馆一样。——“在这里权力者绝不仗势欺人,相反,他们倒是很平民化。除了卡斯特罗,其余所有中央领导人都没有警卫员,出行不会开辟专道,也没有警车开道,下班后常常推着自行车和百姓走在一起,边走边聊”。
古共的领导干部不搞生活特殊化,不搞任何特供。“在住房方面,除个别党和国家领导人实行官邸制外,没有专为高级领导干部建设独立居住的小区,一般都混住在普通居民区内。领导干部与普通群众之间的心理落差比较小,党政领导干部的模范作用使生活清贫的老百姓保持了心理平衡”。——“在古巴,最豪华壮观的建筑物不是党政机关办公楼,而是学校,医院,少年宫等公共设施。相反党政机关建筑物大多陈旧破烂。”“政府的“官车”都是蓝色牌子,除了卡斯特罗的车,其它任何人的车普通老百姓都可以拦住(大使说他从没有见过喊冤的),或随意搂抱一下拍拍肩膀,或要求搭乘一段。。。。。。只要车没坐满就不能拒绝!曾经有个官员被投诉,结果得到了党内处分”。
据说,“古巴的司法追求公平公正,也很人性化,警察对嫌犯就像对客人,因为未经审判都可被推定无罪。司法判决不会循私舞弊,不会“大盖帽两边翘,吃了原告吃被告”。除涉及国家机密,各种案件皆开庭审理,媒体监督。所以司法机器下极少有冤鬼枉魂,当然也就不会有人背着大包小包的上访信找卡斯特罗喊冤”。(当然,他们以前也囚禁敢言的异议人士和记者。)
古巴对老百姓实行福利制度,“从襁褓到坟墓”一包到底,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全部免费,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其幸福指数据说远超中国。也不知是真是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