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梵天主日期:2015-06-28 15:06
真正高层次的神佛,是善恶分明,讲斗争的。而凡佛不讲是非,抛弃了正义观念,一味慈悲,有时候难免有助纣为虐之嫌。
王老善人处理敌我矛盾也沿用处理民族内部矛盾的方法,不知变通,就招致了质疑。下面一段,是网上的:
【王凤仪与日伪会道门“万国道德会”】:
“满洲帝国道德会”的前身万国道德会,创办于1918年,其宗旨是提倡尊孔读经,维护封建伦理道德。1929年,朝阳人王凤仪参加万国道德会并为东北分会的头目。此前,王为迎合统治者的意图,首先在海城县腾鳌堡办起一所义务女学,宣扬“姑娘经”、“媳妇经”和“老太太经”等与当时新文化运动大力倡导的“女权运动”相背离的封建伦理道德。开始,由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牝鸡不司晨”等封建思想的束缚,一些人反对女学。后来看到他们宣传的还是“贤妻良母”那一套道理,对他们的利益并无妨碍,也就允许家人参加了。于是,女学也就逐步发展起来,成为王凤仪的一大资本。
“九·一八”事变后,万国道德会东北分会与在关内的总会断绝了往来,王凤仪将东北分会改名为“满洲帝国道德会”,公开投靠日伪政权,在宣扬封建道德的同时,积极宣传“建国精神”,并配合日伪政权征兵、出荷、献铜铁等的宣传工作,甚得日本侵略者的青睬。日伪初期,道德会在东北兴旺一时。极盛时,设市县分会208处,乡镇分会529处,办“义务小学、安老所、怀少园”600余处,民众讲习所650余处,节孝讲习班和初、中、高讲习班6000余处。这些名称好听的“学”、“所”、“园”、“班”,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日本在东北建设“王道乐土”的目的服务。
道德会会员有一般会员和终身会员之分。终身会员要遵守所谓“五戒条”、“十信条”。所谓“五戒条”,即“戒不良嗜好、戒特殊禀性、戒虚妄言语、戒矫伪行为、戒违离信仰”。
所谓“十信条”,即节饮食、慎起居、励精勤、尚节俭、尽职能、兴公益、尊圣哲、勤会务。如此戒条,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教人修身养性,实际上在当时日本殖民统治下,只不过是叫人们做一个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亡国顺民罢了!这是对东北人民施行精神奴化的又一把软刀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