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梵天主 日期:2011-08-06 13:51
作者:品四谛回复日期:2011-08-0512:22:37
如果我是古人, 我认为无为而治是上选。诚如汉初的黄老之治。
-----------------------------------------
先生但见其一,未见其二。
西汉初年,天下残破,国库空虚,人口锐减——从两千万减至六百万。
北有“白登之围”,悉失秦人所取河南地;南有赵佗跳梁岭南,不服王化;中有强藩跨郡连城。
汉中央于天下仅能控制十五郡,其中还包括很多公主列侯的食邑。
据统计:天下57郡,诸侯王占了73.7%。
——在这种情况下,文景不得不实行黄老之治(也是为自己辩护)。北则和亲(还要每年送给匈奴许多絮、缯、酒、粮食等等大批财物);南则羁縻, 可惜这并不能避免匈奴的南下入侵杀掠。匈奴的前锋部队甚至进至雍城、甘泉附近,并烧毁了回中宫。每年都入侵汉朝边境,杀戮人民畜产甚众——没有汉武帝大张挞伐,奋扬天威,大汉王朝就是另一个孱宋!
文景真欲以黄老治国,任人欺凌,忍气吞声乎?
——不得已也。
秦始皇时情况就完全不同,嬴政“智取六国”,“仁定四海”人口损失有限,麾下雄师百万,当者披靡,不于此时,修驰道,连长城,北击匈奴,赶走头曼,夺回河套,南征百越,将福建、浙江、两广纳入版图,更待何时也?
当然,秦始皇也有不对的地方——修陵、修阿房(仅仅夯筑了地基,秦始皇三十五年开始修,离逝世仅两年),还是应该尽量减省,以宽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