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马王堆出土了原本《道德经》之后,国人才明白,我们一直看的那本《道德经》,是刻意篡改后让我们看的、古代皇家准许的所谓《道德经》!真正的《道德经》,是马王堆出土的《老子》(甲本)!
《老子》问世已经二千五百多年了,然而它的真实面目,因被历史烟尘所湮没,曾被深深地埋入了地下,不为世人所知晓。 原来,我们从小就阅读的《道德经》竟然全部是抄袭一部叫《老子》的作品!而且,老子的名字也并不是叫李耳,这位叫李耳的人是深受老聃的影响的门徒或者弟子! 为什么历史会被篡改的面目全非?
作者:云门鹤
转载:崔治平
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就是文化的传承,今日,我们就来拨开迷雾,解开这个困扰学术界两千多年的超级大谜团!
《道德经》与《老子》的混淆
有人考查,在长达二百四十年的春秋时代,我国尚无以“李”字为姓氏者。 传说李耳是因为他的母亲在分娩时,手指李树因以为姓,从而成为李姓的始祖,其子李宗曾为魏将,封于段干;也就是说这个号称“老子”的李耳是战国初期魏国将军李宗的父亲,并不是春秋时代的人! 李耳是道教的始祖,身份传承有序,有道教“家谱”可查。 道教始祖是战国时期的李耳,道教原创之初就像司马迁所说的那样,是个以“自隐无名为务”的民间组织;《道德经》正是道教立教的经典之作。 现在的问题是:这部《道德经》是否就是老聃的原著《老子五千文》?《道德经》的作者李耳,号称“老子”,是否就是《老子五千文》的原作者老聃? 应当说,自古以来人们都是把《道德经》当成了老聃的原著《老子五千文》的;连博学多闻的史学宗师司马迁也毫不例外,在他写的《史记》里就说: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如果按照《史记》的记载,老聃的原著应该是这本分为“上下篇”、以“修道德”为内容、讲“自隐无名”思想的《道德经》。 但是根据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抄本(甲本)与1979年郭店出土的楚简本《老子》(以本)残篇才发现: 《老子》的内容和广为流传的《道德经》差别是很大的。 《老子》是一本政治著作,而流传千年的《道德经》是一本道家哲学著作。 《老子》与《道德经》是两部不同的作品,《老子》和《道德经》分别属于两位作者。 《老子》,是后人对老聃著作的称呼,或称《老子五千文》; 《道德经》,是《老子》原作被篡改后的名称,应当是战国初期叫李耳的人所做。
老子和李耳的生平
老聃,陈国(今河南开封陈州地方)人,曾担任“周守藏室之史”职务,有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长期从政经验,对社情民意有深入的了解,是个具有先进科学头脑的无神论者。 孔子曾向他请教过“礼制”,他是孔子的老师,孔子与他有过很多交往,人称他为“老子”。 李耳,楚国人,他可能是老聃的弟子或再传弟子中的“有神论”者,他对《老子》作过非常深入的研究;但他身处乱世却无力回春,为逃避现实而“修道德”、“以自隐无名为务”,遂篡改《老子》制作而成道教经典《道德经》,李耳因为受到《老子》的影响而号称“老子”,为道教始祖。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司马迁要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的道理了。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老子》指的就是《道德经》,显然,司马迁已经把《道德经》与原貌《老子》混为了一谈。 《道德经》的作者,准确来说应当是由《老子》的原作者老聃与《道德经》作者李耳两人合并而成的。把本来属于两个不同时代的两个人年龄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当然就有一百六十余岁,甚至二百余岁了。 司马迁关于老子著书经过的记述估计是依据道教内部的传说而来,因此是既可信而又不可全信的。 也有可能,司马迁记载的著书一事,指的就是李耳把老聃的原著篡改成《道德经》这件事,并非是老聃撰写《老子》原著的事。 因为著书并非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易事,它是思想的结晶,需要经过反复的修改和岁月的积淀。 从书籍的内容分析来看,《老子》这部书,是老聃自身学术活动的实录,因此绝对不是为了出关归隐,被关尹喜“逼”着一时能写得出来的! 真实的孔子思想和老子思想据历史记载,孔子34岁时曾“适周”向老子“问礼”,过了两年,也就是公元前516年,周景王死了,他的儿子王子朝与悼王、敬王争夺王位,周王室发生了内乱,子朝因争夺王位失败而带走周王朝的大量档案典籍逃亡楚国,身为“周守藏室之史”负责保管国家档案典籍的老子也因而去职。 有学者认为老子比孔子年长20岁,以此计算,老子时年约56岁左右。去职后的老子回到了陈国,主要是从事讲学活动,还到鲁国呆了很长一段时间与孔子有过多次交往。 老子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和丰富的从政经验,他从社会实际出发,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主张改革现行的“周礼”;孔子是因循守旧站在士族阶层的立场上,主张恢复“周礼”以维持社会秩序;他俩师生之间因此展开了激烈的学术争论。 老子与孔子在学术观点上的主要分歧,除《史记》中有记载外,在《老子》里也有充分的反映。书中有些记述就是与孔子的活动有关,也透露了老子与孔子之间学术上的分歧。 如文中的“声人”指的就是当时包括孔子在内的讲学老师,老子对他们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行为与作风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以百姓为刍狗” 的假仁假义虚伪本性,愤怒地表达了“绝声弃知”、“绝学无忧”的观点。 《老子》这部书就是老聃在讲学时,针对社会现实所编写的教材,由于是讲学用书,因此以“解释”为主,所以句子中的副词比较多。可以说,《老子》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早的一部以现实社会生活题材为内容的教科书;它记录了老聃的学术思想、讲学活动和当时的社会情况及重要事件。 虽然老子与孔子在学术思想上存在着严重分歧,但他始终抱着“声人恒善人而无弃人”的教育理念,师生情谊却依然如故,在孔子的生平事迹中就有多次与老子亲密交往的记载。 在学术争论上老子则坚持“(朴)散则为器,声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这种提倡学术自由,而把最终决策权交给统治者的正确立场。 在春秋晚期群雄争霸的社会里,老子提出“以人为本、以下为基、以国为体、以和为贵、以德为用、以道为归” 的一整套改革礼制主张,因不符合大士族阶层的胃口,一直没能得到统治者的采纳。 孔子坚持以君为本、以仁为用,提出“以‘克己复礼’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主张,则因为能起到维护私有制的作用,而受到统治者的青睐。 但由于统治者私欲膨胀耽于酒色,不顾百姓死活的本性难移,根本就无法施行;结果孔子也不得不离开政坛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从事讲学与著述活动去了。 孔子在73岁时离开了人世,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这时候的老子还健在,应当已有93岁的高龄。第二年楚灭陈,老子离开家乡流亡他国,最后死在秦国,终年应当不会超过100岁,是不可能有160多岁或200多岁之说的。
《老子》的不同版本
《老子》是一本老聃在长期的讲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书,通过他学生的传播,在当时社会上应该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由于古代无纸,简册就是当时用来书写和传播文化思想的主要工具。老师在不同时间的讲课中会随时修正自己的讲学内容,学生依据老师不同时间的课堂内容所作的记录也会是有差异的;而在不同时期的传抄中,出现有所不同的版本,也是不奇怪的事。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1979年郭店出土的71条楚竹简《老子》残本的文字,与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的文字有些出入的原因。 马王堆汉墓3号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有甲、乙两种版本。两版本的书体虽有些不同,但都属于隶书范畴。 乙本避刘邦讳来看,可以断定它是汉朝的抄写本;而《老子》(甲本)由于不避汉高祖刘邦的名讳,因此可以推断这是抄写于刘邦称帝之前的版本。 3号墓墓主(利苍之子——利豨[xī])英年早逝,战死沙场,下葬于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墓中出土的一件木牍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已朔戊辰”等字样。 我们可以判断出,因为利豨生前喜欢读书,老夫人(马王堆1号墓墓主)痛失爱子,下葬时就陪葬了大量的书籍、图册、医术,还有征战时候的驻军图,陪伴爱子。出土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驻军图》两幅彩色地图,可以看到长沙国与赵佗的对阵形势图,可能就是利豨打仗时使用的军用地图。 1号墓的辛追夫人陪葬了大量的文物;而2号墓利苍由于埋葬较早,且保存不完好,出土文物较少;3号墓,陪葬了大量的书籍图册,这可能就是当时流行的套装书。 这些书籍,对于古人来说并不珍贵,但对于后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研究史料。 公元前168年,距离刘邦称帝(公元前202年)已经有34年,从汉高祖刘邦,刘盈、废帝刘恭(吕雉摄政)、废帝刘弘(吕雉摄政),一直到汉文帝刘恒,经历了5位皇帝。 时间能改变一切,所以,《老子》(乙本)应该是汉朝建立后期已经修改过的版本。 从内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汉帛书《老子》(乙本)的有些字句,明显是受了《道德经》的影响而被修改过了的;但其大部分内容依然还保持着甲本的原状,也是难得的珍贵数据,因此可以用作修复甲本缺失字句的参考。 因《老子》(甲本)不避刘邦名讳,也可以断定,这个版本是只能秘藏、自己看,而不可流传的版本。 由此可初步判断,1973年从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的,是从未被篡改前的《老子》原作抄录而成的版本。 所以说: 《老子》(甲本)应当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原貌的《老子》版本。
三国时魏人王弼的注本《道德经》,是现存通行本中流传于文人系统中的最早版本,是最接近于《道德经》母本的版本。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与魏王弼注本《道德经》,是目前最具可比性的两种版本,也是研究原貌《老子》与《道德经》之间差别的重要依据。 最后,其实要辨别很简单,我们只要仔细阅读汉帛书《老子》(甲本)与魏王弼注本《道德经》这两本书内容上的差异,就会很容易知道,这两位真假“老子”作者各自不同的身份与政治面目了。 也完全可以进一步证明《道德经》不是《老子》,李耳也不是老聃的事实结论,从而解开这个困惑学术界长达二千多年的谜团。 |